发布日期:2022/12/2 14:28:27 | 浏览量:670 |
完成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李彬彬,张学广,徐殿国
项目亮点
针对大容量电能变换场景,系统研究了电力电子模块串并联的运行机理及其控制方法。
项目介绍
本项目针对新能源发电、直流电网、直流配电、高压变频等领域,围绕电力电子模块的串并联运行机理、控制方法以及新型拓扑开展研究,旨在通过模块的灵活组合与有效控制,提升功率容量与运行性能。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揭示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调制谐波、能量分布、环流产生等机理,系统地提出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运行控制方法; 发现了电网不平衡与参数不对称等工况对变流器并联环流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多变流器并联运行的环流抑制方法;提出一系列基于模块串并联的新型拓扑结构及其冗余容错控制方法。项目共发表论文被SCI收录30篇、被中文EI核心期刊收录13篇,其中26篇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汇刊。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引用和正面评价,8篇代表性论文的SCI他引总计552次(检索库:SCI-Expanded),单篇最高SCI他引135次(检索库:SCI-Expanded),整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力电子模块串并联运行理论体系,为推动大容量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项目图片
项目完成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电力电子模块串并联运行机理与控制》项目的依托和完成单位,是本项目所有完成人的所在单位,负责该项目的总体计划与实施。主要承担了该研究成果的规划、实施、推广等全程各个环节的工作。学术贡献在于解决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运行控制、换流器并联环流抑制、模块化串并联新型拓扑的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了电力电子变换的技术内涵,为推动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第一完成人简介
李彬彬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彬彬,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块化电力电子技术与柔性直流输配电技术。担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电机电力电子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源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及装备专委会委员,IEEE Senior Member,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期刊副主编,IEEE Open Journal of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期刊副主编,《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国科协第333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执行主席,组织首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年学者沙龙,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Tutorial讲座报告、大会/特邀报告10余次。主持研发多套MW级电能变换装备,发表期刊论文60余篇,Google学术引用1900余次、H因子20,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原理及应用》。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得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直流输电专委会直流电力优秀青年人物奖、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突出贡献委员。